成功案例
深圳地铁14号线建设期,为加强轨行区作业的安全管控、保障人员及行车安全、促进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借鉴当今无线通信、实时定位、障碍探测、智能纠错及专用软件平台等先进技术应用案例,特引入轨行区调度及安全管理系统
1、视频监视和应急广播 在各关键部位(如铺轨基地、轨行区进出口、站台围栏、保安值守处、施工作业面、轨道车、岔区、区间、泵房、联络通道等)设置视频监视和应急广播,实时监视施工生产状况。当发现隐患时,联合调度室可通过麦克风话筒和应急广播对现场喊话,及时纠正不良。
2、通信和网络 无线对讲机:联合调度室、轨道车司机、信号员、作业负责人、作业防护员等可通过专用无线对讲机进行点对点实时通话,通话质量需洪亮、清晰及流畅。 手机网络:通过系统设置和管理授权,可实现在隧道内使用手机无线网络,满足人员通讯及视频使用且无卡阻。
3、实时定位 通过携带无线定位模块,对车辆、人员、机具、铁鞋式防护牌等进行实时定位,显示到联合调度室中央监控大屏的虚拟轨行区图上,并可实时查询。同时通过不同图案对车辆、人员、机具等对定位类型、归属单位、工作状态等进行区分、显示,进行动态管理。
4、智能防撞 视频领航:通过在轨道车前后两端安装高清摄像头,将画面实时传到轨道车驾驶台显示屏及联合调度室大屏(视频保存时间不小于 15 天),防止推进时前方货物遮挡司机视线造成不良影响。 曲线前方视频显示:在通过曲线段时,自动将前方摄像机图像接入、显示到轨道车司机操作台旁的显示屏上,防止在视线盲区发生人车冲撞。 超速报警:通过定位模块、车载显示、系统设置等,系统对左线、右线、岔区、不同里程段等分别设定不同的行车限速值。当车速超过规定值时能通过语言、文字报警提示司机降速,提示调度室介入管理,例如当车速达到限速值 100%时报警,超过限速值 10%时自动报警并记录超速时间、地点、数值。 临近报警:当两台车辆之间、车辆与人员或与影响行车的机具、铁鞋式防护牌之间小于安全防护距离时(如 300 米),自动通过语言、文字提示司机减速或制动,提示联合调度室介入处理。 移动电子防护牌:通过作业负责人携带电子防护牌,电子防护牌设有声光及语音装置,能自动实时定位并形成前后各 500 米的电子防护区域,轨道车司机通过车载监视屏和调度室通过监控大屏能同时看到电子牌设置的施工防护区域。当轨道车接近防护区域小于 500 米时,联合调度室、轨道车司机、作业负责人会同时收到语音报警,防止轨道车误入人工作业区,使作业负责人及时组织施工人员及机具下道避让。
5、中央监控 在联合调度室设置中央监控大屏及系统操作工作站,分区展示虚拟轨行区、曲线坡度、车辆位置、人员位置、防护牌位置、人力小车等重要机具位置、限速区段、视频监视、工程进度、系统界面等综合信息,可快捷操作指定功能,为调度的协调、指挥提供支持。
6、作业电子管控 作业单位、分管监理、业主代表、联合调度室等,可通过指定账号、密码登陆系统(含手机 APP),按指定的格式、内容及要求申报及审批作业。 系统可根据设定的作业冲突检测规则,自动进行冲突检测并结合列车时刻表生成冲突检测图,协助管理人员审批作业,减少失误、提高效率及准确性。 当作业单位的作业票请点获得联合调度批准后,作业票生成二维码,需在作业票规定时段、地点才能扫码入场,防止无计划、超计划作业。
1、保障人员和列车安全: 通过视频领航、实时定位、超速报警、接近报警、移动防护装置、作业冲突检测等功能避免人车冲突,确保施工安全。 2、加强施工质量监管力度: 通过视频监控、应急广播、网络对讲实时监控司机、施工人员是否标准化作业,还可对事件溯源。 3、提高调度管理效率: 中心监控大屏集中呈现各环节的实时信息,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及时调整资源提高调度管理效率。 4、提供领导决策依据: 工程进度、列车运行图、统计分析等功能可为领导决策提供很好的依据。